帮助

28岁从柜员到新媒体运营,我是如何斩获7K+新媒体Offer的?

撇小哥按: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转行学员——夏目学姐,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三无转行者”:无背景:大学就读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无经验:毕业后一直从事货币兑换员的工作;无积累:除了在半撇私塾学习的82天,几乎是没有任何过关于互联网相关的知识。对很多人来说,在28岁的年纪,肯定是想安安稳稳的,而夏目同学却勇敢走出了舒适圈,不惧所谓“转行年龄”的限制,选择了转行新媒体。最终,她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获得了心仪的7k+新媒体offer,重拾对工作的热情。如果大家想要看看她的学习复盘PPT分享的话,可以扫描二维码加微信获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转行...

接到了不同的《令人心动的offer》,应该怎么比较?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正式回归了,这一期聚焦医疗行业,讲述了“从医学生到医生,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要付出其一生学习”的成长故事。 说起Offer的选择,我带了太多面试新媒体岗位的学员,见过太多纠结Offer的。 无论是什么行业,其实背后的根是一样的,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一个职业选择。 上司OK吗?里面有牛人吗?离家远不远?是不是要长期加班?除了基本工资,是不是有其他福利,比如季度奖,年终奖?有没有调薪机制? 在你看来,衡量一个Offer背后的东西可多了。...

答应我,明年不搞2次双十一了好吗?

天猫#双十一成交额#截止0点45分,382个品牌成交额破1亿元。 剁手的钟声已经敲响,等待“打工人”的是一场消费的狂欢。 步入第13个年头的「双11」,虽然有不少“双11编外人员”开始躺平,看淡了“剁手”的快乐。 但更多的人依旧不能免俗地都剁手,热情加入购物的狂欢,成为疯狂的尾款人。 从09年诞生的「双11」,销售额只有0.5亿元,27个品牌参与,发展到今天成为全民的购物狂欢节,它的背后到底有什么营销魅力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给大家分析分析,举国上下为何都在这天疯狂买买买~   一、只有用淘宝才知道双十一?...

当我决定转行后,连双11都过的不一样了

在正式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先小小提示一句,今天的文末有福利喔~‍‍‍‍‍“看着大家双十一都在忙着算怎样凑满减最优惠,而我却一直在刷简历,想着赶紧找到下家,毕竟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要交房租,还花呗,维持基本生活...”这是来自我身边一位从教培机构出来的朋友的自述。刚因为“双减”政策失业的他,马不停蹄地投简历,终于在前两天收到了offer去一家职业教育公司当销售,但是入职两天后却发现自己完全不适应,又再次选择离职。...

名称相同的运营岗位,负责的工作就一样吗?

大家好,我是天天“恨铁不成钢、盼着你成长”的沙拉老师。 无论是尚在观望用人方的招聘要求的同学,还是已经投入求职面试实战的小伙伴,相信大家都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名称相同的运营岗位,岗位具体职责却有所出入。 前不久,我们老师就收到了一位准备面试新东方社群运营岗的学员发来的一个提问: 不难发现,其实让这位同学感到疑惑的问题本质在于:名称相同的运营岗位,负责的工作就一样吗? 当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