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如果你问我,什么时候最想裸辞

我的回答是:上班的每时每刻!!

当你被闹铃吵醒在床上挣扎时、当你在早高峰的地铁上摇晃时、当你送走了客户A但接下来还有客户BCD时、当你明明已经通过的方案突然被领导打回重做时......

你真的好想大吼一句:“我不干了!!”

并不只有你有这种想法。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如今裸辞现象盛行,在近两千名18-35岁的职场人士中,有22.5%的职场青年曾经裸辞过,49.4%的受访职业青年考虑过裸辞。

你有裸辞的想法吗?是否也有幻想过裸辞之后的生活呢?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吧~

一、你以为的裸辞生活

职场情况的糟糕使得年轻人们纷纷裸辞,人们出逃之后便开始了重获自由的狂欢。

给忙碌的工作按下暂停键,在开始下一份工作之前的这段时间,被人们成为GAP YEAR(间隔年)

网络平台上搜索GAP YEAR,自由、随心所欲的气息扑面而来:

选择GAP YEAR的人们一直“在路上”,或是旅游散心,或是在寻找适合自己人生的方向......总而言之,是在办公楼里的人们想象不到、感受不到的洒脱。

裸辞后的人们,真的很快乐。

这不,在北京,一位丈夫甚至在得知妻子裸辞后,登报庆祝。

还有的人在GAP YEAR里一切体检指标都变正常了,腰不酸腿也不疼了。

甚至有人觉得,辞职之后的面相都变好了。

但是,GAP YEAR真的会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好吗?

二、裸辞后实际的生活

裸辞后的人们的确变得快活了。

可是在短暂的放纵之后,心底的空虚和对未来的焦虑就如洪水猛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爬上你的心头。

裸辞之后的GAP YEAR,真的适合中国人体质吗?

1)焦虑是裸辞的底色

比起人们想象中放松身心、寻找人生新方向的GAP YEAR生活,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焦虑才是裸辞的真实感受。

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自己在家的日子里,缺乏了能让自己心理参照的群体,总觉得自己会在这个信息时代落后别人一大步。

在这个“卷生卷死”的时代,尽管在裸辞后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放松身心,但每次打开社交媒体,也许就会弹出一篇教你“不要浪费每次一空窗”的文章。

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在“逼迫”着你,GAP YEAR也得找点事干、在GAP YEAR里就必须提升自己......

再加上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是社保还是房租,在脱离了工作之后,都会变得很难应付。

看着自己不断缩水的存款,被迫消费降级,导致自己越来越焦虑。

2)就业是焦虑的根源

仔细思考会发现,其实所有的焦虑都来源于对职业生涯带来的持续的影响。

职场对于空窗期的接受度太低,选择GAP的人们中断了职场中工作经验的积累,使得个人在就业市场上缺乏了竞争力。

对于HR来说,较长的空白期会让他们对你产生“裸辞期间做了什么?”、“长时间未就业是否技能生疏?”、“如果招进来了又突然裸辞怎么办?是否不好管理?”等问题,如果你的建立没什么闪光点的话,这就足以让每天看上百份简历的他们将你pass掉。

社会的容错率太低,压抑且让人窒息。

三、如何优雅地离开?

尽管裸辞的风险大,但工作遇到瓶颈期真的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1)放平心态才能停止内耗

中国人GAP YEAR犯法吗?

答案当然是,只是我们活的太紧绷。

我们的一生似乎都在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推动向前,不敢停下歇息片刻。

逃不掉的年龄焦虑、整个社会营造出的紧迫感、卷生卷死的人生态度......大环境的容错率太低,导致身边人一听到裸辞就开始问你“以后怎么办?”

放平心态,别人的评价终究不会影响自己的人生,如果你的职业到达了瓶颈期,何必自苦内耗?

不如放慢脚步,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人生该怎么走、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

2)“骑驴找马”也许是好选择

到达了工作的瓶颈期,不如选择“骑驴找马”,也就是在保持现有工作的情况下,寻找下一份工作。

根据调查显示,选择跳槽的人的新工作的待遇一般都会比选择裸辞的人要好。

这样既不会在自己的简历上留下空白,也避免了给未来的职业生涯挖坑。

3)裸辞也能优雅地度过

实在受不了职场,裸辞也能优雅地度过。

从裸辞焦虑的根源思考,HR如此在意你的空白期,本质上就是对你的空白期产生了负面的联想。

那作为求职者,我们应该要让HR知道:我的空白期是非常有价值的。

如果你没打算转行,就要表现出你一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积累和学习,没有完全脱离工作环境;

如果你打算转行,就可以在裸辞后有计划地去学习一些新行业的基础技能,以此来反哺日后的工作,使“人人喊打”的空窗期成为你转行的契机。

将你在平时忙于职场无法顾及的、想去学习的技能,实践于间隔年之中,并且将其转化为能够展现在简历上的东西。

如果你没有什么想法,不妨来试一下报名半撇私塾2023年全新推出的“超级会员”,线上课堂帮助你空白期也能学习到终身受益的新技能。

报名即可学习海量新媒体知识以及技能,手把手教你运营自己的媒体账号,会员价59元,现在0.1元即可学习~

超级会员,点击领取

结语最后,趁着不用上班的时间,调整好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沛的精力才能使你更好地面对新的难题。

无论最后你是否选择GAP YEAR,都希望你能不顾外界声音的干扰,做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