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对于剪辑初学者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模仿开始。我强烈推荐模仿综艺的剪辑手法,因为综艺节目比较依赖剪辑,你可以从中学到剪辑的思路、套路。这方面我首推的综艺是《奇葩说》,作为一个现象级的网综,《奇葩说》的综艺剪辑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你以为《奇葩说》的魅力仅仅在于奇葩的选手吗?错了,如果没有节目里那些花里胡哨的大字,相信我,你根本看不下去。为什么?因为这些花里胡哨的大字就是「花字」,如果没有它们在旁边过渡、解释,就算选手发言再精彩,你也会觉得观看起来不够流畅。像这样的就是「花字」:
短视频入门学习者常常会参考一些综艺节目,因为「花字」常常被综艺节目所运用,能够很好地起到一种「包装」的作用。但好多人看了《奇葩说》这个节目,觉得剪辑确实很好,等到自己开始学着剪辑的时候,问题却很多:什么时候加花字?给谁加?怎么加?……
我也是这样,明显感觉这个综艺的花字效果好于其他很多综艺,但又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好奇,所以我在每一季《奇葩说》中各选了一期节目来拉片,好好分析了一下《奇葩说》的花字为什么这么讨人喜欢。
为了更全面、更细致,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里面出现过的每一个花字挨着记录了下来,写满了一叠 A4 纸,然后对比时间、内容,发现它们大致可以被分为三种类型:
- 强调型
- 描述型
- 创作型
而这三种类型的花字分别对应了视频中的三种视角:
- 主角视角
- 配角视角
- 剪辑者视角(隐形视角)
当然,归类了这三种类型的花字后,我发现花字的出现以一位发言人的发言区间为单位,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套路,比如这样:
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区间中,出现最多的是创作型花字,并且与描述型、强调型来回交替出现,就像图上的曲线变化一样。这个循环适用于任何一位发言者,只要掌握了这个循环,就能看出花字的出现其实就是套路而已。
奇葩说的每一种花字都恰好和一种视角相对应,这在我看来是《奇葩说》后期剪辑的独特之处,因为这正好展现了一种「说人话」的魅力,好像视频里的人和视频外的人能够交流一样,一下就提升了观看的体验。
说了这么多,那么这三种类型的花字到底是什么呢?如何与三种视角对应?又起到了什么效果呢?下面我就一一展开来讲讲。
强调型花字:突出主角发言的重点
既然我把台上的人分为了三种视角,那么当然要从主角讲起。在《奇葩说》这个舞台上,发言者就是主角,其他人(包括未发言者、台下的观众、屏幕前的观众)都是配角。但这个「主角」不是指固定的几个人,而是指一个人在发言,TA 就是主角,不发言的时候 TA 就是配角。而与主角视角相对应的,就是强调型花字。
强调型花字是指,突出强调发言者发言中的重点字句。这种花字的特点是:只选发言者话中的部分言词做成花字,重点突出。所以这种花字的制作技巧就是:提取强调,就像这样:
截图中的花字正好是主持人马东介绍自己时说的话:「大家好,我是眼袋割了还会长、长了还会割、割了还会长的奇葩议长马东。」正是在马东作为主角的时候,对他的话做出的强调。把主角发言里的一些词语、短语截取出来做成花字,就叫做「强调型花字」。
这种强调型花字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作用,不过是把发言者说的话重复一下罢了。但其实这种重复恰好起到了一种强调的效果,因为剪辑师把发言者的关键词提取了出来,目的就是为了让你记住这些重点罢了。
描述型花字:从配角视角把细节戏剧化夸大
说完了主角,自然要说配角。我认为除了发言者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配角。比如,选手在发言,他就是主角,其他人就是配角。配角也不是固定的,前面说了,当配角发言的时候,TA 就成了主角。那么与配角视角相对应的,就是描述型花字。
描述型花字是指,剪辑师对配角的动作进行描述,把细节放大。这种花字的特点是,剪辑师会挑选台上人的小动作,给他们配上文字,制造笑点。所以这种花字的重要制作技巧之一是善于发现。像这样的就是「描述型花字」:
截图中的场景是吴莫愁评价选手表现:「真的很可怕,常常把我搞得颠来倒去」,然后就笑了。这里吴莫愁作为没有发言的配角,「自己把自己逗笑」这句话正好就是站在吴莫愁视角上对她的动作进行描述。
这种描述型花字是整个节目笑点的重要来源。当我们作为观众来看节目的时候,会忽略很多细节。而剪辑师则擅长发现并放大这些细节,给它们配上花字,实际上是赋予了细节以喜感。我们常常会被某个人物的动作逗笑,往往是因为剪辑师先帮我们找到了配角身上的笑点。
创作型花字:说出剪辑者的主观感受
除了主角和配角,其实节目里还会有一种参与者,就是剪辑师。这里提到的「剪辑者」是谁呢?这个名字姑且算是我对后期制作人员的一个统称,后期工作人员包括剪辑师、字幕组等,他们表面上未参与节目、但实际参与了,也是综艺节目不可或缺的工作人员。应该选哪个人物来加花字、哪个细节可以成为笑点、文案应该怎么写……这些都是他们考虑的事情。可以说,整个节目的花字,一大半是剪辑师的主观创作成果。而创作型花字,就是站在剪辑师的视角来说的。
「创作型花字」是指剪辑师对节目进行解读后,根据节目内容进行的提炼、吐槽和模拟。这种花字的特点是:主观性很强,所以需要剪辑师有优秀的文案写作能力、心理分析能力,再加上节目面向的大多是年轻人,所以还要有对网络热词的熟悉掌握。像下面这样:
剪辑师「创作」的花字细分还可以分为三类:提炼、吐槽和模拟。下面我分别细讲这三类创作型花字。
第一类创作:对发言的提炼
这种花字就是把大段的发言提炼为一句话,比如这样:
截图里姜思达代表认为「高知女性做全职太太不浪费」的一方发言,剪辑师将三分之一的发言提炼为一句话:「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非技能。」黄黑框里的字就叫做「提炼类花字」。
其实剪辑者在将发言者的大段发言提炼为一句话的过程中,本来就展现了自己对发言的一种理解。其目的不是为了搞笑,而是为了突出主题,让观众看得更明白。
像《奇葩说》这种节目,发言者的发言往往多而杂,观众常常会被发言者带跑或绕晕。而这种提炼的花字就会很好地起到一种凝聚的作用,让节目的内容显得清晰。
第二类创作:来自剪辑者的吐槽
吐槽的花字主要是为了增加「笑果」,像这样:
截图的场景是马薇薇奇袭陈铭,但用上了撒娇的语气,「恶心」到了众人,「这画风也是醉了」就是剪辑师代表观众对马薇薇的吐槽,这就是一种「吐槽型花字」。
这种「吐槽类花字」就完全是以剪辑师的口吻来说话了。吐槽的对象往往是台上的人的一些看起来「奇葩」的行为,剪辑师的吐槽其实也反映出观众的吐槽,就好像花字把我们的心里话说出来了似的。这样一来,观众在看节目的时候就会有更明显的「参与感」和「互动感」。
第三种创作:对心理的模拟
模拟心理的花字,模拟的是台上所有人的心理。其实这种花字出现的时候看起来很像是主角或配角的心理活动,但它并不只与主角或配角对应,并且实质上是剪辑师对人物心理的一种揣测,所以我也把它归到「创作型花字」中。这种花字的特点是:往往配合人物的表情进行人物心理的揣摩,比如:
截图里的场景是选手曲家瑞在论证「高知女性做全职太太是浪费」,但她的逻辑比较混乱,所以剪辑师结合周玄毅皱眉的表情,模拟出他「觉得有点乱」的心理,实际是借周玄毅之口表达了观众的观感。
这就是「模拟类花字」的一大作用:借模拟心理,表达观众心声。让观众觉得「我也是这么想的」,就很好地博得了观众的好感。另外,这种模拟类花字中往往含有大量网络用语。《奇葩说》作为一个网络综艺,其受众大多是常常接触网络的年轻人,他们对网络流行文化非常熟悉,花字中的网络用语恰好符合他们的心理,同时也增添了戏剧性和喜感。
《奇葩说》作为一档现象级综艺,可以说开辟了纯网综艺的先河。我觉得不仅是《奇葩说》的内容、形式值得学习,它的剪辑手法更是值得借鉴。尤其是对于视频剪辑学习者来说,其思维、技术都是很棒的教材。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新媒体短视频制作的时候,关于综艺花字创作的一些分析和心得,如果想要系统学习更多新媒体知识,请立即免费申请加入「新媒体自习室」课程。当然,如果你正好是希望在互联网领域求职的大学生,希望获得更多的新媒体知识技能培训,也可以选择加入实习计划,让我们用 6 个月的时间帮你拿下月薪 8K+ 的 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