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梗王”鲁迅 VS “叛逆少女”林黛玉,谁的文案风格更出圈?!
by 半撇私塾编辑部 | 2021年12月21日 | 内容写作, 文案写作 |
作为网络名言鼻祖、亚洲第一梗王,他的语录出现在微博里、朋友圈里、作文里、脱口秀段子里......
工位上有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也是我,因为我裂开了。
如果领导看了这封辞职信,应该不会想让这么有才的人离职吧。
除了“鲁迅体”,“叛逆少女”林黛玉的怼人台词也被5G冲浪网友从《红楼梦》里找了出来 :
因为林黛玉的伶牙俐齿,怼天怼地,所以网友们给她起了个绰号“林怼怼”。
今天我们来看看那些火出圈的“鲁迅体”和“林黛玉体”文案,对新媒体人有哪些可借鉴的?
自从“鲁迅体”走红后,网络上铺天盖地都能看到,我选取了“鲁迅体”中不同使用场景的一些句子,供大家感受“鲁迅风格”的文案。
鲁迅先生的笔锋一向是洒脱而犀利的,没想到用来模仿写情话也这么深情又浪漫。
-我大抵是病了吧,横竖都睡不着,便起身翻着每篇都带有你名字的日记。
-提笔时蓦然想起,今天还未曾问过你是否安好,抬头时看见月色是极好的,恍然间明白,我应当是想你了。
-许是时常念切,心里的份儿更沉重了些,时隔多日,想同你再说说,却不知从何聊起,总是常常念你。今日提笔寄给两封信,一封是情书,另一封也是情书。
“鲁迅体”辞职信火了之后,有才的网友把热词“emo”和它融合,衍生出了更生动有趣的文案。
-我想大抵是倦了,横坚都学不进去,起身泡杯茶,这忧伤没由来的,黯黯然看着那两本高数,一本是我的,另一本也是我的!
-我翻开朋友圈一查,这里没有生活,歪歪斜斜的每一条都发着狗粮。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微信都写着两个字是“炫耀”!
-我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来的了,但我晓得今天我是要走了。
-我翻开以往公司聊天一查,这讨论组没有详言,歪歪斜斜的每页记录上都写着“无薪加班”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屏都写着两个字是“社畜”。
网友写的这些文案都是模仿鲁迅先生的笔锋风格写的。同样是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我怎就写不出来呢,大抵是有些人偷偷找周树人补过课吧。
03
那新媒体人如何用“鲁迅体”写和新媒体有关的文案呢?我来举几个例子:
-清冷的月光下,我手里握着一个鼠标,在公众号里,找一个别人没写过的选题。
-近来的阅读量不知怎的,尽蹭蹭往上涨了。不好,还是没到领导的目标,但转念一想,已经能拿阅读奖励,倒也甜了几分。
-我大抵是倦了,横竖都找不到选题,起身喝口奶茶,这忧伤没由来的。黯黯然看着被领导毙了的两个选题,一个是我想的,另一个也是我想的。
没想到一百多年后,鲁迅先生犀利的笔锋风格以这种方式再次出圈,不得不说会还是网友会,鲁迅看了都觉得厉害的程度。
《红楼梦》中倒也有这么一位女版鲁迅,快人快语,直来直往。
说起女版鲁迅,她就是在大观园里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林黛玉
虽然林黛玉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冷月葬花”的柔弱才女,但其实怼起人来也毫不手软,也被网友争相模仿。
-亏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里说的话你全当耳旁风,怎么她一说你就听,比圣旨还快。
在电视剧中,林黛玉的腔调虽然听起来弱不禁风,但说的话字字诛心。
01
-哟,我来的不巧了,早知你们不来帮我,我便不出去了。
-你还要被抓,你还要骂,你被抓骂人比那不被抓不骂人的还要厉害。
-今儿个我来吃明儿个你来吃,如此错开了来,岂不是次次都有人吃了?不至于太冷清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哼,我就知道,这兵线别人不吃剩下的也不会留给我。
-这个兵线/buff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队友都有?
-你们听听,让了我一个红buff就开始使唤人来了。
-你若是真想听我说话,便不会干巴巴的等我来,而是主动来找我,大抵是心中没有我。
-今儿个我来找你,明儿个你来找我,如此错开了来,岂不是天天有天聊了?不至于太冷清也不至于太热闹了,你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03
新媒体人可以怎么用林黛玉说话的方式写文案呢?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
-今儿个你点赞,明儿个他评论,不至于太热闹,也不至于太冷落。
“鲁迅体”和“林黛玉体”成为一种风格梗,也成为了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
跟如今很火的吴京中国的形象类似,鲁迅和林黛玉的语言形象和风格意义成为了一种类似社交货币的存在,是互联网所热衷于造梗的大IP。
在一波一波的“鲁迅体”和“林黛玉体”文案背后,是基于经典的趣味再创作,也是代入了现实情绪的戏剧化表达。
可以点一点下面的两个地方,一个是点赞,一个是在看。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新媒体人技能,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新媒体自习室,立即开始学习。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太6了